•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宣威旅游景点资源介绍

“ 翠峰烟峦插半空,清流一带绕城东。行云遏住歌樵子,滞雨流残促钓翁。路入桃源穿锦浪,人游桂窟醉香风。休夸碧嶂留寒雪,石广闲云万古同。”这是宣威清道光举人杨于嵣眼中的“ 宣威八景”。
宣威市历史悠久,文脉兴盛,资源富集,旅游文化群星璀璨,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云集赞美的地方。在国家“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如何发挥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稳步快速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宣威人壮士断腕率先示范……
旅游文化破题产业转型
宣威市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截至目前,全市总人口150余万人,仅市区常住人口就达30余万人。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在宣威市布局了许多能源、化工、电力项目,使之形成了能源、化工、电力、冶金、建筑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但是,在工业资源减少、工业经济下滑的形势下,县域经济怎样脱胎换骨转型升级,成为宣威市面临的棘手难题。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准研判,快速决策,紧紧抓住旅游文化这一牛鼻子,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县域经济稳步转型升级。
今年,宣威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要求,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把宣威打造成集文化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旅游文化资源富集
在宣威6069.88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乌蒙山脉绵延南北,典型的高原岩溶地貌孕育出其绮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境内一座座突起的山峰,层峦叠翠,展尽红土高原万种风情;一个个平坦的河谷坝子,土质肥沃,五谷飘香,媲美江南鱼米之乡。清道光举人杨于嵣把宣威八个著名景点“ 榕峰耸翠”、“ 宛水环清”、“ 温泉渔唱”、“ 高顶樵歌”、“ 桂洞凝香”、“ 翠屏积雪”、“ 仙屋栖云”归纳为《榕城八景》一诗,全诗八句,一句一景,如画美景宛若人间仙境。
今天,宣威市依托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规划出“ 一城四片六带十一区”的空间布局和建设项目,突出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和差异性特色,重点开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康体健身、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自助自驾游和旅游商品等七大旅游产品系列。宣威火腿美食文化、东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可渡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等大批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浓郁,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其中,依托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杨柳可渡历史文化旅游区项目,以“ 中国山歌之乡”杨柳乡蕴藏的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整合列入国家文物保护的古驿道、摩崖石刻、诸葛亮和徐霞客留下的手书,古炮台、古戏楼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以及桃溪泛景、翠屏积雪等特色景点,可建成集历史文化、古驿道游、古村落体验、古镇休闲、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区;芙蓉彝寨文化旅游区有土司文化、奇山异石、花海丛林,被誉为乌蒙山上“ 一枝花”,东山顶上大氧吧,适宜开发彝族风情生态旅游。西泽小江漂流生态旅游项目,可建成集小江漂流、峡谷探险、科学考察、生态旅游、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天然养生旅游胜地,是未来曲靖乃至云南旅游带上的精品旅游产品。来宾龙洞景区项目依托来宾虎头山烈士陵园、倘塘红军烈士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及景区内有山有湖,拥有观赏价值较高的八个溶洞群,洞洞奇险,处处壮观,鬼斧神工般雕刻得惟妙惟肖,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极高,民族文化气息浓厚,成为打造旅游与生态自然观光、历史文化体验、乡村健康养生、城乡生活相互整合的集吃、住、玩、乐、购、娱为一体综合旅游项目的首选。
旅游文化商机无限
宣威既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也是旅游开发的处女地和投资热土。
宣威市有463万亩森林,47.2%的森林覆盖率及109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域内旅游交通条件便捷。现有横贯南北的贵昆铁路、内昆线铁路、宣天一级公路和326国道线经过,其中内昆铁路与贵昆铁路在宣威市内重合形成枢纽。丽江、大理到宣威的旅游列车已于今年5月20日开行,宣普高速公路将于近期开通,使地处杭瑞高速公路连线上的宣威重放异彩,发展旅游得天独厚。
近两年,宣威市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全市现有餐饮企业达741家,星级宾馆36家,对外接待能力大幅度提升,餐饮特色显著,可同时接待游客一万多人。同时,为打造高档次、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宣威市切实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精装推出“ 美食文化休闲园区、东山风景旅游区、龙洞生态休闲旅游区、小江峡谷探险旅游区、芙蓉彝寨文化旅游区、可渡历史文化旅游区、金月湖国际湿地休闲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前景可期,商机无限。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