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版纳“帕西村落”探秘

  他们是对外贸易的先行者,是回族马帮的后代;他们普遍有两个名字,一个回族名字,一个傣族名字;他们会讲汉语、傣语、阿拉伯语。他们就是生活在云南勐海曼峦回村的傣回。近日,笔者走进了这个彩云之南的边陲村落——

  先辈撒落在这里的玉米种子

  从勐海县城到曼峦回村的盘山公路上,远远地我就看见了勐海县曼峦回村里高高的清真寺唤礼楼。

  这段山路有8公里,因而曼峦回村又被当地人称为“八公里”。在县城,我搭上了去曼峦的小面的,司机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干净利索地帮我把行李放进后备箱。上车时,我才发现,他的车身上写着“曼峦回族车队”的字样,他是曼峦回村人。

  明亮的眼睛,高耸的鼻梁,分明的棱角,豁达的性格,这就是“帕西傣”。“帕西”二字在傣语里是穆斯林的意思,依山傍水的田园生活,“回爹傣妈”以及数百年来的变迁,已使得他们合而为一。

  司机一边开着车,一边和我聊天,显然他对回家的路再熟悉不过了。流沙河沿着公路伸向远方,一个个山峦与村庄在车窗外划过。

  “我们是几百年前云南回族马帮的后代,先辈把茶叶经这里运输到了缅甸、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我们是先辈撒落在这里的玉米种子。”

  “我有两个名字,回族名字叫马萨罕,傣族名字叫岩达。我会说汉语、傣语、阿拉伯语,这也是我们曼峦回村人必须要懂的3种语言。”我有些惊讶,马萨罕笑笑又说,“我们全村共67户,总共342人。全村大多数人都会念《古兰经》,我们很小就开始学这些。”

  8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此刻,我站立的地方是曼峦回村村口,身后是无名山峦,从村口进村的路是一座约50米长的桥,河水哗啦流过。村庄就停留在山水相连间,被青草、鲜花、椰树、棕榈树等各类植被笼罩着。风吹过,树木的枝叶摆动间,我隐约看见清真寺唤礼楼远远地向我招手、微笑。

  进村时,几个头遮穆斯林黑色或粉色纱巾的女子,用傣语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向她们道了一声“色俩目”,她们先是一楞,然后齐声用穆斯林问候回应我,继而邀请我“一会儿来家里玩”。

  在村子里,我看见的第一栋建筑物便是清真寺,它是傣家风情与阿拉伯以及中国式传统古建筑的融合。在《勐海文史资料》里面,我看到了“曼峦回村清真寺修建于1830年至1840年”的记录。

  先辈骑马跑天下,我们用车轮转世界

  云南回族研究会秘书长、云南大学教授姚继德,对于傣回研究充满了热情。他对于曼峦回村的起源是这样描述的——

  在明朝末年直至上世纪50年代漫长的岁月中,云南北部的回族以马帮的形式,把一种叫普洱的茶叶经勐海运到印度、老挝、尼泊尔、孟加拉等国,他们在途经西双版纳时,一来二去与当地的傣家村寨头人有了交情,慢慢转自http://www.foryn.cn地开始了男婚女嫁。再后来,清朝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军首领杜文秀的大理政权失败后,惨遭清廷屠杀的回族乡亲开始四处亡命,其中一拨人来到了曼峦回村。

  傣家女子始终是热爱回族丈夫的,由信仰佛教改信伊斯兰教,或许她们看中了丈夫双脚走天下的豪迈与刚毅。此后,曼峦回村就开始形成了。

  村会计的儿子马海东,虽然读书不多,但对村史很了解,“我们村第一代人中第一个人名叫十斤,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体重是10斤,因此他父亲就给他取名十斤。”

  据他讲,最早来曼峦傣家的回族马帮青年,分到的田地很少,只有一张牛皮那么大,就这点田地,周围还都长满了仙人掌。由于势单力薄,开荒自然有困难。于是回族青年想到了一个办法,将在马帮赚来的银子洒在仙人掌的缝隙里,许许多多的傣族人都来搭镰割仙人掌找寻银子。就这样,漫山遍野的仙人掌被割断了,牛皮纸大的田地慢慢变成大片大片的肥田。

  这些事都是当地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留下来的。

  村子里新建的楼房与平房很多,毫无例外的是,每家门楣上都刻有清真言。院子里种植着蔬菜,无名的鲜花爬上了墙头。

  推开一户人家的院门,鲜花簇拥的房顶上竟然有清真寺里常见的弯月。院子里停留着一辆帕萨特轿车,一个小男孩和小狗在地上快活地玩闹着。

  交谈方知,主人马爱华是宁夏石嘴山人,如今是曼峦回村的上门女婿。他在云南个旧市沙甸学习《古兰经》时,认识了曼峦回村的女孩小岩,两人在交往中产生感情,后来结了婚。

  曼峦回村至今传袭着一个规矩,凡嫁到村里来的外族姑娘,都要追随丈夫成为穆斯林。这是不可以改变的。

  在村里,我还遇到了傣族姑娘玉温鉴,她家在距离曼峦回村10公里外的一个傣族村寨,一年前嫁给了曼峦回村27岁的岩相罕,因为尊重丈夫,她成了穆斯林。

  马爱华介绍说,曼峦回村的孩子到16岁左右,只要不再上学的,多数去沙甸或昆明学习阿语和《古兰经》。“尽管阿语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派不上用场,但村子里的孩子还是要学的。这是曼峦回村先辈留下来的老规矩,必须遵守。”

  村里的田地很少,人均不到8分地,“我们也不凭种田生活,我们做生意啊!就凭茶叶,做得好的话全村年收入达60多万。”见到村长时,他解释着,“村子里的女孩子虽然不愿出门,可没在家悠闲着,在村口的茶叶场挑拣分类茶叶,一个月也能有1000元的收入。”

  村里的年轻人经常去缅甸、越南等地贩水牛,经常遭遇吃饭难的问题,3天不吃饭是常事,找不到清真餐厅只能吃方便面,碰见竹笋砍下吃,看见了山药烧着吃。

  曼峦回村的年轻人说,先辈过去骑马跑天下,我们今天用4个轮子转世界。

  远行马帮中的那群跨国贸易的先行者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接受邀请去村民家吃饭。青菜出自庭院,肉食是亲手调制的,傣回人的饭菜荤素搭配得当。

  当晚,我住在了司机马萨罕家。6间库房堆满了收来的新茶,这显示了马萨罕殷实的家底。躺在马萨罕家的床上,闻着满屋子的茶香,我却怎么也睡不着。翻开行囊中的史册,我开始想象傣回人家的先辈,那群跨国贸易的先行者。

  此刻,耳畔仿佛就传来了山间的铃声,那是西南回族商队走进了我的脑海。

  明末清初,大量内地回族涌向云南定居。之后,回族村落就集中出现在昭通、会泽、开远、大理、昆明乃至剑川、保山等地。因此,到了清朝中叶,云南回族商贸远比元、明时期范围更广,规模更为可观,跨国贸易也在回族人勤劳的双手中开始繁荣。

  事实上,傣回人家的马帮是以十几个或几十个行商组成临时的贩运伙伴,带着武器用以自卫,从大理、昆明等地出发,尔后经西双版纳走向缅甸、泰国、曼谷或从西双版纳勐腊进入老挝,再到泰国、曼谷,再从这些地方再走到更远的地方。

  云南山大沟深,路窄坡陡,四条腿的马儿就这样驮着云南的茶叶,一步步走向了境外,换回那里的物品。马帮长年此来彼往,行走在云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古道上。就这样,在缅甸、越南、老挝、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就出现了许多云南籍回族坐商,他们开辟国际市场,扩大经营范围,身在异国却得到了所在国的尊重和欢迎。这场延续了几百年的马帮贸易,始于明代而盛于清代中期,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逐渐衰落。这个过程中,云南回族中出现了很多百万两白银以上对内对外的贸易商号。

  离开帕西村渐行渐远的路上,我在想,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境是马帮最方便的一条道,他们当年在这里歇脚,与当地的傣家女子通婚,历经繁衍,孕育出了傣回村落,就一点儿也不惊奇了。

  现在,曼峦回村对我而言已经没有了丝毫神秘的感觉,只是傣回人家对于马帮先辈的感念让我难忘。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