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闹市中的石屏会馆
在5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去看修复工程完工后的石屏会馆。之前对石屏会馆的印象,是停留在一次从翠湖边的茶馆离开回家时走过的路上。只记得那时正在维修,大门紧闭,从路边而过看石屏会馆的大门时,要抬头仰望。
凭着印象,来到了中和巷口石屏会馆的石牌坊前。从石牌坊下穿过,在小巷中又走了二三十米,方才看到在一高台上的石屏会馆。好一个清静之地。踏着青石板石阶拾级而上,一道朱红大门上方是云南惟一一位状元袁嘉谷亲笔题写的“石屏会馆”四个石刻大字,字体舒展大方,遒劲有力。走进大门,一眼望去,三进院子尽收眼底。木门、木条撑起的木窗幽雅、精致。看到维修得如此精美的古建筑,心中为之一动。特别是在闹市之中,还能得以完整保留,是今人莫大的福分,是前人对我们的厚赠。
建筑风格独特的石屏会馆,地处翠湖南沿的一块高地。翠湖当年俗称“菜海子”,湖面波光粼粼,视野开阔。石屏会馆巧于利用地形地貌,依山(五华山)就势,一反传统的座北向南而座南向北布局,结合道路系统,顺应变化,将“三间四耳下花厅”的基本民居单元形式向纵横两方向延伸,形成了丰富而有情趣的多个院落,并充分利用石屏民居空间序列上不求十分整齐、不求完全对称的特点,按周围环境而布局。院与院之间利用坡高,分层设置,高低错落,形成既有变化、有气势而又相互协调的建筑群体,采光、通风、排水良好。
石屏会馆的建筑源于民居,又有别于民居。作为会馆建筑,有两点功能特别突出。一是保证石屏乡亲聚会议事的需要,二是宣传自己。会馆设置了三处高大的厅堂,每间宽均在4米以上,有的达到4.5米,进深最大的达到8.3米,加上宽大的檐廊,总尺寸将近达9.6米,层高都保证在4.8米以上,充分保证了“会馆”的使用功能。三处厅堂结构相同,布局也基本相同,但在尺寸、装修、功能上又不尽相同,在平衡中造成了不平衡,在不平衡中力求达到平衡,有机地构成了主从有序的各进厅堂和院落。各厅堂部分的梁架、檐廊、柱脚、门窗、封檐等部分,用雕刻、彩绘、书法、绘画等各种手法进行重点装饰。尤其是雕刻部分玲珑剔透,线条流畅、精细。雕花格子门、窗均为贴金,图案亮丽完美,显现出石屏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的源远流长。
整个石屏会馆古建筑群,占地1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2.1平方米。坐南朝北,一进三院,四合五天井,二层土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布局严谨,各院落之间连接紧密,三方正房的转角设计非常精细,二层院与院之间的联系,采用“走马转角楼”的形式,整个建筑厅堂高大,装饰精湛。各院之间进出有序。由大门、外院,一厅或回廊进入二院,升阶后入二院正房,穿二院或过回廊进入三院,升阶后再入三院正房。整个建筑外部空间有开合、转折、升降变化,有过厅、屏门、廊、隔扇的间隔以引导,让有限空间得到扩大与加深。
石屏会馆至今仍看得出当年设置的花坛。一棵沙汤果树,历经200多年的沧桑,如今仍然根深叶茂,冬不落叶,夏不长虫,树荫面积达半亩。昆明恐怕已难找到这样的古树了。
据馆内匾联考证,石屏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21年,又由当时石屏在昆明行商者和学生倡议石屏在昆明同乡会发动社会各界人士集谷捐资,云南惟一的状元袁嘉谷和知名人士张芷江组织重修。主要目的是用于照顾石屏在昆明读书的无住房学生和旅游、行商人士住宿。石屏现代很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会馆内住过。石屏会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公益事业服务的场所。院内有清道光云南总督林则徐题写的“三岛淳风”(石屏境内异龙湖有3个岛屿,泛指屏地)一块和清乾隆举人、屏邑著名学者朱奕题写的对联:“不知何者是谁,出门入门,沽酒买鱼,一样龙湖风味;似曾相识归来,旧雨今雨,提襟对榻,重联昆池(今翠湖)云情”等很多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对联。
新中国成立后,会馆成为居民生活用房。修复之前,院内搭建的居民临时用房杂乱无章;多处屋顶,年久失修,室内原有装修格局亦被改建,已非原样。修复石屏会馆,一方面恢复历史文化遗产,可供游客游览,另一方面则具有文物、艺术价值。
石屏会馆古建筑群保护性修复工程由云南省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段希刚主持设计,2003年8月13日,有关专家对此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根据石屏县人民政府、五华区文化局的要求,在“维修中必须保持文物原状,修旧如旧,不改变结构”的原则,对其实施的维修工程应定性于“抢救性加固维修工程”,采取不落架、只拆除部分墙体、瓦顶、校正梁架的加固维修方法。在加固维修中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用材,原工艺”的四保存原则制定了维修方案。
石屏会馆能保留至今,实属万幸!况且,石屏会馆位于翠湖边,与讲武堂、翠湖公园连在一起,就是很好的景点组合。
走出石屏会馆,自豪之情在心中汹涌,为中国大处宏伟、细处精巧的古建筑艺术。不时到石屏会馆看看、走走,经历一番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熏染,沉淀一份纷扰的思绪,不会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