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田田 光影悠悠 最IN气质的田园湿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古镇起到的作用可能就是把时间厚厚地沉淀下来,把历史一层一层地压在时间的年轮上,等待着后人来翻阅,等待后人来评说。而古镇里的一条小巷,则如同它的脉络,呼吸着运动着,浑身散发出生活的气息。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这样一条小巷。如此隆重而生动地活在古镇的血脉里,它一头担着古镇的过去,一头担着古镇的今天和未来。这——就是和顺小巷。
当那些被埋在历史尘埃里的陈年往事被一一开掘出来,当那些散落在古镇街头巷尾的记忆一点点被拾捡起来,当现代人对于历史的“根”越来越关注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载体,一个有形的载体把这些曾经绚烂辉煌的往事、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方式的人类记忆,一点一点地浮现出来。浮现文化,传古承今,于是成了和顺小巷一个最明确的定位。
最美“陷河头”
“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这是清末状元袁家谷当时描写和顺人家的诗句,和顺小巷再现了诗中所述的美丽意境。
走过双虹桥,沿着三合河,滑脚就走进了和顺小巷。和顺小巷沿河蜿蜒迤逦开去,800余米的径深,隔河接着300多亩荷花绿柳萋萋芦苇的湿地,舒展地躺在古镇的边缘。
从来没有见过一条小巷能如此奢侈地享受着这样开阔、美丽的湿地风光和火山田园。和顺早有传唱,“和顺美,最美陷河头”,和顺人把湿地称作陷河,为了进一步地美化湿地的风光,柏联公司将在湿地里栽种大量的桃树,不久的将来,在和顺小巷,我们真的能看到“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的湿地绝胜美景了。
和顺小巷从双虹桥一直延伸到野鸭湖接龙潭、元龙阁,这样就把原来和顺的旅游环线接了起来,游客不用走回头路。还可在和顺小巷尽情享受湿地田园的休闲时光。
小巷的历史光影和人文精神
说它是条小巷,倒不如说是一个铺满了记忆的博物馆。人行其间,短短几百米,思绪已滑落数百年,昔日人走马嘶、商云变幻,至此已烟消云散,尘埃落定……从一扇古色古香的木门进去,仿佛就踏进了历史的线装书。时间突然慢了下来,开始流连于这些雕花门楣、青砖碧瓦间。停停走走,思绪随着远处传来的铎铃声,渐行渐远,落在了那个繁华似锦的翡翠城里。
大马帮博物馆是小巷呼吸着的“文化之肺”和人文骨髓,是小巷的“形”与“神”。在这座博物馆里,我们能看到数千件马帮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如同记忆碎片,深深地镶嵌在小巷的肌理里。踩一下小巷脚下的石板路,感受它的温度,嗅一下它的空气,在这条承载了2000年马帮文化的小巷里发一下呆,看着光影从那些镂空的窗花中透进来,于是时光回到了两千多年以前:一队马帮经腾冲(古称腾越)沿着蜿蜒西行的西南古道到达异国,那时起,被称为南丝绸古道上驿铃声声,萧萧班马鸣。从那时起,处于偏远、荒蛮之地的腾冲,成了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成了中外商贸交易,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滇商的摇篮,云南工商业的发祥地。
在历史的光阴里触手可及的悠悠往事已如烟,今天,我们在这里,并不只是为怀旧而来,在一片荷叶田田、杨柳依依、蛙声虫鸣的月色天光里,我们为追逐心中家园梦而来。
请你坐下来,坐在巷子的任何一个角落的石凳木椅上,目光所及是田园湿地鹭鸶野鸭闲趣图,耳之所闻是鸟语蝉鸣,然后要上一杯茶,从包里掏出一本书,悠然自得、漫不经心,任时光匆匆流过,心就开始静下来,这时候,历史的光阴开始慢慢地包围着你,这时候,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渐渐清晰起来……
看着那些陈旧得说不清历史的房屋柱子,感觉自己离历史是那样的近,仿佛自己也成了历史中的人物,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听说是腾冲老城拆迁时,柏联集团把整栋整栋的老宅都完整地搬迁了过来,其中不乏上百年的百年老宅。眼前的这栋楼就是百年前腾冲的首席长官总兵老爷的府第,大门上的两个持着大刀的门神应该守卫这种老宅已有百年,沧桑的风貌下却掩饰不住当年总兵老爷府那居高临下的威严。进得门来,木柱上的漆已看不清什么颜色,时代久远的缘故,昔日的豪华正在散去,如今的总兵府成为南来北往的客人歇脚的客栈,府内悠闲随意的气息、那种漂着哥伦比亚咖啡的香味、那种可以极目远眺的舒适躺椅、那种摆满了书画的休闲书吧……把当年的森严官第点缀得蓬荜生辉。休闲的时光正无孔不入压倒一切地在小巷中蔓延开来。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被悠闲的空气染成同一种模样。
正是初秋,小巷里的榕树叶正悄然无声地落下,在这里,榕树是家的意象,代表着一种思乡的情思也代表着一种思归的愿望,家,在小巷里能够触摸得到的气息。站在百年老宅张高人的四合院里,头顶上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天,外面如何风云变幻,院内仍旧闲庭散步。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看得出这是一个有着诗书礼仪的小康之家。张高人是当年的名医,四合院是和顺民居的一大特色,它不似大宅院的那样张杨,却有小家碧玉的柔美,那些高高飞翘起的飞檐,那些古朴藏拙的瓦当、雕花的窗棂、已上了风霜的楸木柱子上出现的那些细细的瓜棱线、那些刻在木头里的诗词对联鱼花虫草……让你感觉得到主人家那种近在眼前的风骨和闲情逸致。这一切无不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清凉。那一刻,自己就想成为院子里的一棵树,久久不愿挪动一下脚步,无疑,这是一幅情调四溢的图画,图画里所衬托出的,是一派怡然自得的生活图景。环境造就人,世代生活其间的人,心中装着诗书礼仪春秋,他的心一定是安详的,他的思绪一定是恬静的,他的血脉一定是淡定的。一代名医张高人有此心境再加上高超医技,当然实至名归。
手上掂起一张当年的出国护照,由于时代久远,岁月已把它侵蚀成蜡黄色,想象当年这个叫“ 李惠清”的人,赶着马匹“走洋脚”,承担着一个家庭的生计,驮着的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梦想,希望这一次能从货物上多点差价,再多卖几匹马…….
只要你愿意,小巷里到处有丰富你想象的地方。在一个叫马帮宿营地的地方,一个有水有草有树的地方,那里有一段马帮路,清晰地看得见当年留下的马蹄印。也不知这条路上走过多少匹马,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程 红(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