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可渡游散记

    可渡在哪里?打开云南省地图,在滇东北宣威市与贵州省威宁县之间交界处,都是以北盘江为界的。唯有中段,云南省有一块跨过北盘江的土地,江岸标有“可渡”?穴抑或“杨柳”?雪二字,这就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可渡。北盘江水由西向东,将这片神奇的土地分为南北两块。南边为宣威市杨柳乡政府所在地,转自云南旅游网http://foryn.cn即秦修“五尺道”以来的可渡关址;北边为明代所筑之旧城。这里不仅鸡鸣两省,而且两省居民可共用一根屋梁。站在翠屏岩上放眼眺望,南边群峰逶迤,松柏繁茂;北边壁立千仞,险峻巍峨。冬春季节,北盘江水清澈见底,有鱼游嬉戏。到了盛夏,江水猛涨,巨浪滔天,汹涌澎湃。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织起来,构成了“可渡八景”。可渡较之省内其它历史文化名村,具有显著的特点,且听慢慢道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渡关古驿道,是云南境内现存的路程最长、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
    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这样写道:“可渡关驿道是先秦和汉唐时期由川黔入滇的石门道之一段。……全长约600公里,其中可渡关一段约10公里,宽2米左右。”这条古驿道的悠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蜀身毒道”。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元狩二年?穴前122?雪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以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使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这段记述说明,由川黔经可渡进入云南腹地再出西域,达身毒国?穴即今印度?雪的民间商道,早在先秦时就存在了。
    仍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其它记载可看出,可渡现存之古驿道,先秦始创,称五尺道,由成都经宜宾、盐津、大关、昭通入贵州境,再由毕节、威宁经可渡进入云南腹地。这条路经发展后,秦达曲靖,汉达昆明,唐达大理,过永昌,出缅印。
    可渡古驿道自先秦至今已有2000多年,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同时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到今天,可渡古驿道是我省路程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有趣的是,到今天仍然是一条乡间的交通要道,继续为民服务。为此,文物管理部门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
    以全省最大的摩崖石刻“山高水长,水流云在”为首的壮观的摩崖石刻群,是全省一大历史人文奇观。
    由于先秦修筑的“蜀身毒道”、秦修“五尺道”、唐“石门道”均从可渡进入云南腹地,同时可渡又具云贵两省、北盘江两岸的独特区位,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云南的通京大道。历朝历代,无数文武达官、征战将士、文人墨客、实业商贾,曾从这里进出云南,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墨迹和思想文化。据史书记载,在高耸入云、从西向东延绵15里的翠屏岩上,镌刻有若干巨幅石刻。这些石刻早的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多在明清,迄今发现的有“飞虹立宁鹤”、“山高水长,水流云在”、“云山石路”、“披云岩”、“椒岩洞”、“仁智之情,动静之理”、“紫竹林”、“鹫岭”等。其中以“飞虹立宁鹤”为最古,字体笔法浑厚凝重,楷隶相间,相传系诸葛亮南征经可渡时所题。当地一地名就叫诸葛大营。史载,蜀汉后主建兴三年?穴公元225年?雪,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班师回朝,途经可渡,在此安营扎寨,世代村民将其营地称为诸葛大营,延用至今。另外,“可渡”之名亦始于诸葛亮南征。当年汉军来到这里,正遇江水猛涨,便下令沿江探寻,回报说:“前面江水猛涨,但有舟楫可渡。”诸葛丞相大喜说:“可渡就好?选”此为可渡之由来,迄今已有1780余年的悠久历史。
    “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八个大字,悬刻于翠屏岩之半壁,海拔约1900米处,每字高2米多,笔画宽0.30∽0.40米,是省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摩崖石刻中最大者,相对位置最高者。此巨幅石刻,为明代状元杨升庵所题。杨升庵学问渊博,著作等身。据考证,他谪戍期间7次返回四川老家,往来可渡14回,留下咏诵可渡的诗词数首,题刻数幅,皆刻于深山悬崖,数百年来只有极少数文人知晓。“山高水长,水流云在”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位置最险者,堪称千古之绝唱。
    “云山石路”、“椒岩洞”二幅,系明代中期即明万历已丑?穴1589?雪之夏乌撒卫指挥使李文龙所题,距今400余年。石刻中还有徐霞客所题者。
    可渡摩岩石刻,既是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之见证,又为研究云南摩崖题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它们同可渡古驿道一样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可渡的重要内涵之一。
    古城、石桥、寺庙、遗址是可渡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构架。
    明初所筑之可渡古城,保存至今的有三座,即关上古城、河北旧城、西山土城,史书记载为傅友德所筑。其中以旧城保存最为完好。可渡石桥为北盘江上第一桥。北盘江古来系云贵天堑,为使横贯南北的古驿道畅通无阻,往来便利,历代官府曾先后在可渡河上数次架桥,记载架桥情况的石碑及名人文献现存者多达五种,这些碑刻和文献的作者,有清康熙年间任云贵总督的范承勋,有上世纪初年担任清史稿总纂之一的秦树声等。
    可渡古遗址除关上古城、旧城、土城等遗址外,沿古驿道从北到南,还有烽火台、古炮台、可渡驿丞署、可渡巡检署、汛防外委署、得胜坡等多处。
    可渡庙宇有15处之多,分别有土地庙、武庙、城隍庙、上帝庙、观音庙、文武圣宫庙、财神庙、五谷庙、葆圆洞天等。一个山村,历史上有如此众多的庙宇,在我省也少见?选可渡历史文化之厚重由此可见一斑。
    碑是石制的书页,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已经发现的有价值的可渡石碑共14通,例如恩同日月碑、提督德政碑、功垂万世碑、文武圣宫碑、观音堂并暂驻亭碑等。这些石碑的刻立年代,早在雍正九年,晚至民国六年。其中,《观音堂并暂驻亭碑》云:“可渡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八达三巴,东连金筑,行旅冠裳,络绎辐辏,孔道也。”廖廖数语,精辟地概述了可渡地势的险峻及其在古代交通、军事、政治上的战略地位。《恩同日月碑》系可渡人用碑刻形式感谢云贵总督发文要求来往官员和当地政府要减轻可渡人民税负等的记录。
    可渡碑刻为研究我国西南边疆政治演变史、交流发展史、地方民族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不可多得。
小贴士
    可渡村地处宣威市与贵州省威宁县接壤的北盘江畔,是杨柳乡政府驻地。从昆明到宣威距离220多公里,交通极为便捷,全程均为高速路和高等级公路,3小时多即可到宣威;还可乘坐城际列车,大体只需要同样时间甚至更快。可渡距宣威市区 69 公里,均为柏油路面,只是从现在起的一年半内,从市区到倘塘路段正改建为高等级路,暂时通行不畅。从宣威到可渡,小客车很多。可渡街上的小旅社、小饭店价格公道。景点大多在可渡街约1公里多的范围内,游览方便。特色小吃有杨柳豆面汤、杨柳酸菜、宣威火腿、倘塘黄豆腐等。 记者 王廷尧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