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古朴历史的古朴展示—南糯山哈尼文化园

“ 走进哈尼文化园,就像回到远古的爱尼村寨,感受哈尼族远古的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特别是服装服饰、茶文化、纺织工艺、农耕文化,更是哈尼同胞智慧才华的经典展示,此行太值了。今后我要介绍家乡的亲人朋友一同再来!”来自文山州从事服装设计的杜女士参观哈尼文化园后,发出这样由衷的感慨。

哈尼文化园坐落在景洪至勐海路上的南糯山向阳寨,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开园。一个月以来,吸引了美国、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北京、广州等地上千名中外文化使者和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该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占地面积3亩,总建筑面积2113平方米,于2007年末开工建设,2009年初完成基础建设工程。园区由哈尼族生态博物馆、民族民居、民族旅游、民族手工艺展示、餐饮娱乐、住宿接待用房等部分组成。其中,哈尼族生态博物馆设有名人录、文学艺术、服装服饰、茶文化、纺织工艺、农耕文化和饮食起居等专项展厅,有近千件实物展品和百余幅图片资料。展馆采用具有热带雨林特色的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古朴典雅又不失哈尼传统风格,收藏展品来源于民间,有老百姓家中还在使用的竹雕、竹编、篾编生活用品,还有服饰、农耕用具、狩猎器具、日常生活用品、手工工艺品等。

走进正厅,山寨的清新扑面而来。青藤缠绕的小木屋缀满带露珠的葫芦,橄榄果、嘎哩罗、酸扁果、酸多依盛满竹篓,熟透的野芭蕉随手可摘,冬瓜、花生、玉米、红辣椒悬挂在堂中,散发出阵阵泥土的气息。顺着飘香的瓜果走进哈尼族生态博物馆,好象走进秘境热带雨林。

哈尼族服饰从纺织到首饰的加工制作,再到色彩搭配都有一种张扬的美,精细绝伦,艳丽夺目,是哈尼同胞智慧才华和精湛手工技艺的结晶。闪闪发光的银泡、制作精美的银扣、晶莹透亮的银链、洁净高贵的银币与五彩缤纷的彩绒花、七色珠子相配衬,色彩纹样丰富多变,色泽亮丽和谐。服装服饰展厅收藏了来自红河州、普洱市、玉溪市、西双版纳各地男女服饰成品近300套,款式涵盖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哈尼族各个年龄段的衣着装饰,均以黑色为主,体现男子的英武帅气、女子的浪漫多情。还有跨境而居的泰国、缅甸、老挝阿卡人服饰。那些缀满银泡和珠玑的妇女头饰、护腿、腰饰配上飘飞的裙摆,仿佛看到哈尼姑娘在山顶对歌,在田间起舞,美不胜收。

“ 阿卡老搏厅”是与茶叶相伴的爱尼人给茶叶命名的独特的名字,“ 老博”是哈尼语“ 茶叶”的意思。展厅记录了哀牢山2700年的大茶树、勐海巴达1700年的大茶树和勐海南糯山人工栽培的800多年的大茶树。西双版纳澜沧江西岸、东岸都有古茶山,但由于澜沧江的阻隔、交通的闭塞,过去在记述西双版纳产茶历史时,只记载了江东岸的古六大茶山:倚邦、攸乐、莽枝、革登、蛮砖、易武。而澜沧江以西的九大茶山: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巴达、勐海勐宋、曼糯、景洪勐宋、景迈因江阻隔未能涉足,史书上未有记载。在这古九大茶山的开创历史中,均留下了哈尼族先民的身影,特别是南糯山、帕沙、巴达、勐海勐宋、景洪贺开、勐宋等古茶山的开发和经营,是哈尼族先民独立完成的。其余古茶山的开创过程也有哈尼族先民的参与。对“ 普洱茶”“ 名重于天下”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 文化精英厅”是西双版纳哈尼族文化使者经典作品的缩影。从全省范围看,哈尼族现代文学创作已形成一个“ 作家群”,这个“ 作家群”的作品均扎根于“ 哈尼族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形成了富有特色的“ 作家文学园地”。这个作者群(省外22人、省内111人)发表了以哈尼族人物、历史、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小说、诗歌和散文,开创了哈尼族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哈尼族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靠的是口耳相传。随着时代变迁,哈尼族群众学习并逐步适应了汉语言文化,实现了以汉字记载哈尼族文化的飞跃,使哈尼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据《哈尼学研究通讯》2003年第二期中井力先生的介绍:到2003年,哈尼族“ 作家群”中的200余人发表各类现代文学作品数千件,其中朗确、艾扎、存文学、诺晗、哥布、黄雁、莫独等作家的十几篇(部)作品在第七届“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中获奖,还有百余篇(部)在各级文学评奖中获奖。作者中,有6人已受聘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20余人受聘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这个作家群的作品已结集《哈尼族当代文学丛书》出版,共11部。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现代艺术创作和推广是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而繁荣的。20世纪80年代后,哈尼族现代艺术创作出现了群众性的热潮,到21世纪初,开始出现一些哈尼族音乐经典作品。如杨泽华作词、张波作曲并演唱的《山寨小夜曲》《神奇的哈尼山寨》,张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迎宾曲》,梦包词张波曲并演唱的《相约永久》,由张波、蓝培演唱的《花恋》等几十首哈尼流行音乐歌曲,正是在母语文化传播环境经历着子语文化背景的冲击和改变的时代,用高亢的母语之声,实现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并引起全民族的共鸣。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