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没有听说过楚雄这个地名,但他肯定听说过元谋。在历史课本上我们提到的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中,一定有元谋人。而元谋,就是在楚雄境内。楚雄是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中部,有“ 中国人类的发祥地”之称。在远古的时候,这里气候温和,山地交错,大片大片的森林覆盖其中,资源丰富,所以出现古人类不足为奇。现在的自然环境早已和当时大相径庭,但仍然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楚雄地区有着渊远的历史,这里指的当然不仅仅是远古,在进入文明后,现今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也证明着楚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非常发达。这里的风景秀丽,而且如果遇到民族节日,有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肯定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这里的人们善良热情,能歌善舞,懂得享受生活,也愿意和外面来的人们交流。如果说昆明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已经很缓慢了,那么在楚雄,生活节奏就更加缓慢。厌倦了紧张疲惫的大都市生活,来楚雄歇歇脚,是个不错的选择。
楚雄天地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滇中高原,素有“ 千里彝山”和“ 中国人类的发祥地”之称。在云南地图上可以看到,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滇池和洱海之间,云贵高原红河水系与金沙江水系分水岭地带,东邻昆明,南连玉溪,西接大理,处于整个云南省的中心部位。楚雄市属北亚热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区,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和云南大多数地区一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雨季一般开始于5月下旬,80%~90%的降雨量集中在5~10月。这对于一些对天气有一定要求的景点的旅游影响比较大。
楚雄历史
楚雄历史悠久,4~5世纪,就已进入青铜器时代。1975年楚雄城郊万家坝出土的铜鼓、编钟、青铜农具、兵器1000余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铜鼓,1986年又出土一批青铜器,经考证,是春秋战国遗物,表明楚雄远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有较为发达的古文化。楚雄的名字始于战国,公元300至前280年,楚国人庄跻开滇略地至此,称为楚;元初置威楚千户,后改为威楚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楚雄县,隶楚雄府;民国三年(1914年)栽府留县。1949年楚雄全境解放,1983年9月撤县建市。
楚雄人文
楚雄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又称鹿城,是滇中重镇,距昆明只有160公里。出了昆明,顺着高速路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楚雄。云南的城市整体感觉都是节奏缓慢,适合生活。这一点在楚雄也表现得非常突出。楚雄市内并没有什么景点,大多数旅游者如果到达了楚雄市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中转站。其实不妨在这里住一晚,体会一下当地的生活,看看这里懂得生活的彝族人。楚雄地区总人口为245万多人,其中彝族人口60多万,占总人口的24.6%。就楚雄市而言,汉族人口374435人,占77.9%;彝、回、苗、白等少数民族人口105950人,占22.1%,其中彝族人口90890人,占总人口的18.9%。
宗教信仰
楚雄彝族信仰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活动由毕摩主持。其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图腾崇拜较为普遍,彝族以虎为图腾。彝族笃信土主,大一点的村庄都有土主庙,各家各户也于房后供有小土主。祭土主的日子每年有好几次,最隆重的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吉庆
除婚嫁之庆外,主要有盖屋、做寿两项。起房盖屋之庆在立木和进新屋两日。新房落成后,卜吉日入居,进新屋之前,先在屋内烧火3天,以驱逐虫蛇,保持洁净,防止虫蛀。进新屋之日,点两把火把开道,请本家长辈老人在前开门,并念吉利格,其后4人按秩序一进柴、二进水、三进粮、四进肉和钱,众人紧跟着进屋。房主人当晚在新屋内设宴款待来宾。做寿在彝区只限50岁以上男子。先由家人出壮羊、公鸡,延请毕摩和祭司到土主或山神那里叫魂并请求保佑,晚辈给寿者磕头,献上鸡、酒、腊肉、火腿、红糖、衣物等礼品,然后共进晚餐。
礼节
彝族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彝族好客,客人进屋,举家起身让座,置酒款待,热情真诚;客人告别,要先给客人喝告别酒,然后举家起身,送至大门,再由年轻人远送而别。彝族正堂中的座次有一定规矩。火塘上方是男性长辈座位,下方为妇女座席,其余人等,多在侧面就座。进餐时,全家的饭均由家庭主妇盛给;食肉时,由当家男子传菜。其中,哺乳期的妇女要传双份。在对歌、打跳等活动中,明分界限,若有人打破界限参与对歌、打跳是非常不礼貌的。
禁忌
彝族有许多禁忌。如春节、火把节、立私节忌农活等;忌在别人屋中唱山歌、开玩笑;忌在门槛坐立;忌跨火塘;忌踩锅柱或铁三角;忌呼长辈名字;忌家畜走近人的尸体;人死当年忌用松叶铺地;傍晚忌扫地出门;妇女不得坐火塘上方。这些禁忌中,除少数带有尊敬老者、悼念亡灵意外,多与鬼神迷信有关,有的还带有尊卑等级观念。
居住
在云南南部一带的彝族地区,常见一种平顶屋,人们称之为“ 土掌房”。这种房舍多半建筑在斜坡上。这种建筑多为平房,但也有二层三层的。平台房顶是晒场,这种房具有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的特点,一般可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节庆
虎节—彝族人民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 罗麻”。“ 虎舞”表示彝族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任何邪恶。人们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象。他们把跳虎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并伴以乐曲和大锣笙,使之更生动活跃。据说彝族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人们防不胜防。后来人们把猎到的虎皮剥下来,套在身上跳起“ 虎舞”,以守卫寨子。
火把节—六月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哈尼、拉祜、普米等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间,1~3天不等。节日活动内容因民族而不尽相同,但点火把则无一例外。火把节又叫星回节,有“ 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