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的周城,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8868人,几乎全是白族。周城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 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 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是周城白族村庄的特色。密如蛛网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是周城白族的传统石墙土木结构建筑,“ 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是这种建筑特征的写照。周城民居通常为“ 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三坊一照壁”是由一幢二层楼的正房两侧各配一座厢房,以及正房对面的一堵墙壁共同围成的一座封闭式院落。“ 四合五天井”是指四面都是楼房,四个角的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天井,加上中央一个大天井的院落式建筑。主房都背依苍山,座西朝东。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古戏台以其建筑宏大和工艺精湛,堪称周城白族建筑的精品。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是周城居民节日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古戏台前广场上南北相对的两棵大青树是周城村的风水树。傍晚时分,周城的晚街便在大青树下举行。
有人说周城的白族女子简直“ 像一只马蜂”、“ 一只喜鹊”!周城的女子腰身苗条、婀娜,衣着色彩鲜艳、明快又大方。尤其是她们的绣花包头,体现了大理的“ 风花雪月”四景。看,弯弯的包头像洱海里的新月;艳丽的朵朵绣花代表了上关花;顶端洁白的缨须像苍山顶的白雪;耳际垂下的缨穗随风飘洒,显示了下关的风。
昔日周城白族先辈们赶马驮货走夷方、下海捕鱼都成了老人摆古的话题,但周城的白族经商和从事手工艺品加工的古老传统习惯一直沿袭着。已有300余年历史的扎染手工艺在新时期大放异彩。扎染又称绞缬染,俗称扎花布,是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以天然的植物染料,经漂洗拆线后即呈图案,美丽古朴。今日的周城扎染产品已有250余种,远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每年为国家创汇200多万美元。在周城,从10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人人都会扎布。周城被文化部命名为“ 白族扎染艺术之乡”。另外,周城的传统白族手工刺绣产品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眯,产品远销世界各国。还有许多周城白族群众在从事餐饮业,“ 酸辣鱼”成为周城白族餐馆款待佳宾的拿手好菜。
周城的白族主要信奉佛教,周城境内有银相寺、龙泉寺等佛教寺院。与其他白族村庄一样,周城也有本主崇拜。周城有两座本主庙。灵帝庙供奉的本主是蝴蝶泉边的斩蟒英雄杜朝选;景帝庙供奉的本主则是开辟周城的始祖赵木郎岗。他们都是传说中的英雄和祖先,是本村本地的保护神。
在周城至今仍能看到白族婚礼中古老而典雅的新娘装束。新娘头上戴的花冠以红色为主,配以黄绿色的许多小绒球组成,像一座高高的小花山。类似旗袍的大红长袍在进婆家之前要被扯去前衣襟的下半块,以示此后将为人妻人母。胸前用红毛线拴挂的小镜子,表示与新郎“ 心心相印”,同时又是驱邪的“ 照妖镜”。新娘还有戴墨镜的习俗,相传也是为了避邪。
周城白族除与汉族过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传统的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周城白族的火把节在大理坝区白族村庄里特别引人注目,以火把多和火把大而著称。
要了解白族,请您到周城白族村来,了解了周城您就认识了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