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开远龙潭 池鱼瞎眼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条龙因为争地盘打了起来,一条眼睛负伤,一条尾巴负伤,各自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水潭,从此这两个潭里,一个潭的鱼眼睛会瞎掉一只,另一只眼睛则会像金鱼的眼睛一样鼓起来。而另一个水潭里的鱼都没了尾巴。”这是开远楷甸村流传已久的传说。

独眼鱼与无尾鱼

能让鱼瞎眼的潭在楷甸村,叫楷甸龙潭。无尾鱼居住的地方则叫龙潭箐,离楷甸龙潭有约5公里的距离。从弥勒县进入开远市不久,就到了楷甸村,村里有两口龙潭相隔不到5米,里面都有泉眼。如今一个龙潭被人包去养鱼,另一个供村民用水,也就是独眼鱼居住的地方。

楷甸龙潭里原来是没有鱼的,它是村里的放生池。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后,村里会派人下水打捞浮草等杂物,接下来就是放生。不知从何时开始,村民发现放生的鱼在一年后,一只眼睛会瞎掉,另一只眼会鼓起来。“相传龙潭箐里住的龙觊觎楷甸龙潭更大,于是就想据为己有。结果是楷甸龙潭里的龙以一只眼睛的代价,换来了永居龙潭的资格。”村民说起了代代相传的传说。

传说的年代没有人知道了,就像龙潭边上的几棵木棉树,村里没人知道它们在那里站了几百年。树下面是龙王庙,碑上记载着庙的历史:始建于乾隆丙午年(1786年),于咸丰丙辰年因“贼匪入境”毁于战火之中。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村里人共同集资又重建了龙王庙。到2008年,矗立了100多年的龙王庙已经摇摇欲坠,村民们再次出资,修复了龙王庙。修庙时另立了新碑,原来的“光绪四年”老碑仍挂在顶梁上,庙修好后添置了桌椅板凳,成了村里老年人的活动中心。

除了龙王庙,楷甸村还有好几座寺庙,“村子的建立比这些庙的年代久远多了。”村里老人们说,祖先都是从南京流放到此地的,一开始只有8户,住在了龙潭边。当时两个龙潭的泉眼都很大,几乎年年闹洪水,于是村民打造了7口铁锅,把巨大的泉眼扣住,以后洪水就少了,村子也渐渐兴旺起来,有一些彝族群众也搬到了这里,村子成了汉彝混居的状态。但是不论汉族还是彝族,流传的都是那两条龙的传说。

在村里的传说中,乾隆皇帝也曾到过这里,当时他不相信潭里真有龙,就对着龙潭说,若有真龙请现身。谁知话刚说完,泉水便瞬间大了许多,浮现出一只龙爪。目瞪口呆的乾隆急忙把随身携带的玉镯扔进了潭里,泉水才落了下去。看到真龙后的乾隆还留下了一块匾额,上书“慈海法身”,以证明这里真有龙。

“水质大肠杆菌和氯离子超标”

现在,村里的龙潭留有一个出口,泉水从出口流出去,经过各家各户门前。村民们有时用这泉水洗衣淘米,孩子们天热时还到里面嬉戏玩耍。“现在村民家里基本都有四五米深的水窖了,之前他们用的都是龙潭里的水,没有出过任何问题。”楷甸村委会书记张建生说。

潭边的楷甸小学,孩子们在玩耍、休憩,独眼鱼的事无人不知,早已勾不起他们的兴趣。潭里的鱼并不多,都是村民放生的鲤鱼,通体都是黑色,一只眼睛暴突,一只眼睛凹陷。“是灰色的,应该是瞎了。”张建生指着一条鱼说,他们只是根据经验判断鱼瞎了。潭里的两条小罗非鱼,两只眼睛也鼓了起来的,看起来和金鱼的眼睛一样。此外就是几条金色的锦鲤,是去年才放进去的,现在眼睛变化得还不是很明显。

传说中,村民都认为潭里的鱼是有灵性的,所以从来不去捕捞,任它们在那里生长。“以前一米长的都有。”张建生说,但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可不理会什么传统了,有时鱼会被他们偷偷捞去饱口福,所以现在潭里的鱼都是近两年才放进去的。

“水质没有问题。”张建生介绍,尽管世世代代都是这样,但始终没有人能解释鱼为什么会变成这样。2001年,为了确保用水安全,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红河分中心曾派人来检测过潭水的水质,当时检测了28项指标,只有大肠杆菌和氯离子超标了一点点,另外水温稍高,其他均属正常。“如果是水的问题,村民喝了怎么就没事呢?”

记者在村里并没有见到“乾隆留下的匾额”。至于龙潭箐里的无尾鱼,张建生说,那里的水草很浓密,鱼都躲在水草里,他也没见到过。不过他们曾在里面抓到过黄鳝,“黄鳝确实没有尾巴。”他说。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