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哈尼梯田的文化内涵

 梯田几乎遍及所有哈尼族人生活的地方,其中广泛被外人知晓的是元阳梯田。朱运宽先生写道:"2000多年前,一支来自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迁徙到哀牢山中,他们用双手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雕塑’--梯田,而且最早把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播到东南亚诸国。"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其它民族文化的猛烈冲击,哈尼族文化表现出了其顽强的抵抗力和积极的竞争精神。究其原因,可以这样说,开垦梯田的成功使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他们终于从漫无边际的游耕和无始无终的刀耕火种中定居下来,并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核心产生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人生观。
  哈尼族梯田稻作农耕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渐积累的智慧结晶。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清华先生归纳哈尼族性格的三大特征为"温和柔顺、热情豪爽和富于坚韧性"。这也是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群山中的哈尼人,由于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创造了梯田,而梯田和围绕梯田发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与自然有着那样密切的联系,他们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探寻出了-种人面对自然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态度。这正是哈尼族梯田文化蕴含的精神实质:感激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 
  "昂玛突"(通常被译作"寨神节"),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其主题是祭祀自然。哈尼族每个寨子上面都有一片树林,称为"昂玛玛丛"(意为寨神林),其中有一棵标直 的叫做"昂玛阿波"(即寨察神树)的树,每年被寨人祭拜,那是一片神圣的树林和一棵神圣的树。每年开春时节,寨子里的宗教领袖"咪谷"都要祈求它给寨子予平安,给寨人予健康,给梯田予好收成。当咪谷率三个小咪谷做完了对神树的祭拜仪式回到寨子,人们就带上自家的好酒好菜聚集到咪谷家门口或寨子里比较宽敞的场地上举行"支作作"(酒的聚会,即街心酒会),寨里的老人们被邀请到中心位置就坐,年轻入给老人们敬酒敬烟敬茶,祝福的词语从老人们的嘴里汩汩流出,老入们的酒歌通宵达旦。"昂玛突"活动是入与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一种努力。
  "昂玛突"活动结束13天,也就是下一轮的属牛日,绿春县县城周围的数十个哈尼族寨子要共同举行一个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绿春县城附近的分水岭"艾倮边"森林。那其实是对一棵传说中巨大无比的大树的纪念。哈尼族姑娘漫游世界归来,精疲力尽的她在"艾倮边"的泉水边坐下,把随身携带的芦苇拐杖插在泉水边,双手捧水喝,当她喝饱了水抬起头来,哈尼大地突然变得一片漆黑,原来她的拐杖长成了一棵巨树遮挡住了日月星辰的光辉。这棵大树的出现打乱了哈尼人平静的生活,进入了一种没日没夜没有时间概念的浑沌中。哈尼人不得不费很大的劲儿把那棵树砍倒,并根据对其根、茎、枝、叶等的研究得出一年12个月365天、一月30天、一轮13天的历算基础。这个传说充分说明哈尼人的历算源于自然,他们的节律时令是通过对自然认真细致的观察获得的,也就是说,哈尼人对梯田的开垦和耕种是不断向自然学习过程中或在自然的指导下进行的。绿春县的"艾倮边"如今已是许多哈尼人崇拜的圣地,每年祭祀那里的牲口的骨物被许多哈尼人珍藏,据说可以避邪,还能给人带来好运。 
  尊祟自然是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轴心和哈尼文化的主要精神,哈尼族在对自然的尊祟中不仅心理上获得了宗教情感的满足,而且当这种情感付诸日常生活,他们也得到了实际的效益。在元阳县,东、西两座观音山山脚的哈尼寨子,每年都要举行隆重仪式对这两座山进行祭拜,红河县的阿姆山、绿春县的黄莲山亦复如此。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