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泸沽湖“神秘女儿国”将揭开面纱

  他们是“东方母系文化的最后一朵红玫瑰”、他们不娶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他们就是风景秀丽的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昨天下午,云南东方摩梭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这个民间机构将对有“东方女儿国”之称的摩梭人群落及其缔造的神秘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向人们揭开“女儿国”的神秘面纱。

  摩梭人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云南宁蒗境内的摩梭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里,依山临水,环境迷人。摩梭人至今保留着母系家庭的文化,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享有崇高的地位,由于摩梭人保留着“走婚”的习俗,被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这是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

  云南东方摩梭文化研究中心经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研究中心主任和绍全说:“纳西族的摩梭人,保留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母系文化遗产,他们为社会保留着最后的母系文化景观。摩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开放与和谐,在清澈明净的泸沽湖畔,摩梭人传承和延续着母系文化的独特魅力。”

  “摩梭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小小婴儿,它的发展壮大任重道远。研究中心这样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将在研究和传承摩梭文化的过程中,为人类守住这块美好的精神家园,”和绍全说。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说:“虽然摩梭文化的大本营在云南,但研究中心的工作应扩展到四川等地有摩梭人居住的区域,加强云南摩梭文化研究与外地研究的交流,为保留摩梭文化的长久魅力做出贡献。”

  研究中心成立庆典上,由摩梭姑娘组成的“女儿国组合”以及来自泸沽湖畔的摩梭男女,为观众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美丽的家园》、《迎宾歌》等歌曲。
 
  在中国云南的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有一块神秘的地方——泸沽湖;在那里,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人。那里,被人称为“人类母系社会文化的活化石”。称她是“至今生活在创世之梦中的世外桃源”。摩梭人,特别是摩梭女人,她们创造的母性文化,她们所构筑的女性色彩,在那片女山母海之间,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渗透出永久的魅力。

  一、 摩梭人的来历

  摩梭人自称“纳”、“纳日”,学术界一般认为其祖先是古代羌戎,夏、商、周时代主要生活在今甘肃、青海一带,以牧业为生,“羌”即牧羊人之意。约5000年前羌人居住的河套羌塘(绛塘)一带地势升高,气候变冷,同时受到其他族群的压力。古羌人即逐步向四面八方迁徙。其中向南迁徙到四川岷江上游、雅砻江流域的一支“牦牛羌”后来演变成今日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纳西族和摩梭人。公元74年,牦牛道(今大渡河流域)的白狼部落王作诗三章献给东汉明帝,即著名的《白狼歌》全诗44句176字,其中90余字与摩梭语相近。汉语文献中最早提及“摩梭”这个称呼的是晋朝《华阳国志.蜀志》,当时写作“摩沙夷”。

  隋唐时期,这一指人的先民“麽些蛮”进一步迁徙到西南的金沙江中上游及澜沧江上游,即今四川凉山州的盐源、盐边、木里及攀枝花市,云南的丽江、宁蒗、大理、迪庆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50年代初,国家对这一大片地区自称为“纳西”、“纳日”、“纳恒”、“阮可”、“玛沙”的各个支系统一划归叫“纳西族”。其中居住在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泸沽湖周围数百平方公里的自称为“纳日”的3万多人又称为“摩梭”。根据这一带“纳日”的意愿和要求,1986年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同意称这一部分“纳日”为“摩梭人”。

  二、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习俗”

  (1)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

  摩梭人集居地泸沽湖,是一个神秘的女性文化世界。在那里,“母亲主宰着家庭”,当你走进哪一幢幢木楞房构成的村庄,当你在暖融融的火塘边坐下,白发苍苍的母亲,温柔善良的主妇,会盛情地招待你这个远方的客人,你会发现这里的家庭与外地不同,这就是女人和她们的孩子构成的母系家庭。这种母系家庭,家庭成员都是一个外祖母和母亲的后代,即一母所生的孩子永不分家,永远和母亲与舅舅生活在一起;转自云南旅游信息网http://www.foryn.cn男不娶妻,女不嫁人。家庭内部都是母系血缘的亲人,没有父系成员。财产按母系继承,血缘按母系计算,整个家庭中,母亲处于支配的地位,享有最高的威望。亲属关系中,有外婆、母亲、舅舅、姨妈及子女;却没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叔侄等关系。在家中,由母亲或姐妹中聪明能干的一个人充当家庭主妇,舅舅协助,由她们安排生产生活,负责整个家庭中的衣食住行。由于家庭成员有着天然的母爱关系,在家中没有婆媳相争,没有妯娌矛盾,没有财产分配不均的纠葛,绝对服从母亲或舅舅的安排,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在这种大家庭中很少发生矛盾。在生产生活中,由于大家庭不分家,避免了经济的分流。她们没有其他民族那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所以,经济比较集中,消除了那种为几个小家庭的建立而进行的重复开销,可以省却一些财务,集中使用。

  (2)摩梭人的“走婚习俗”

  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婚姻习俗,就是“以感情为纽带的走婚”。在摩梭人的情爱生活中,不论男女都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女不出嫁,与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男不娶妻进门,只是到了夜间,去走访自己的女友,清晨又返回自己的家。这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叫“走婚”,摩梭语叫“色色”,意思是“走走”,很形象地称为“走来走去”。男女双方没有过多的经济联系,只有一些礼节性的经济往来。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男女双方只是情感的联系。这种婚姻不以门第、地位、财产作媒介,结合自愿,离异也自由,不受家规、族权、神权等的限制。由于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贞节牌坊、从一而终等观念的影响,也不受政治、经济、宗教等的左右,她们随情自然,单纯真挚。从不产生情杀,械斗等家庭和社会纠纷。青年男女从恋爱到走婚,都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感情,不强求对方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样,爱和被爱都是随缘而行。所以,她们没有感情压抑,心灵是健康的。

  三、摩梭人的衣食住行

  (1)“云想衣裳花想容”。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在泸沽湖,当你见到那些盛装的姑娘们,你会疑心自己是否闯入了一个即将开演的舞台。那艳丽的色彩,多姿的头饰,苗条的身材,美丽大方,独具风韵,不免使人想起“霓裳羽衣”,“争奇斗艳”之类的词汇。举凡居住在美丽环境中的人们,都十分注意和爱好着装,这大约也是对外界美好景色的一种对应。正如摩梭民歌中所唱的:“人若死去不复生,生当及时又行乐。”这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摩梭服饰独具魅力,分为少年、男、女、老人几个档次,以年龄和性别区分。过去,在未满十三岁,还没有举行成丁礼以前,不论男女,均穿长衫,形似旗袍,唯一不同的是腰间系一根腰带,近似蒙古袍。男女之别只能从头顶上分辨,男孩子脑门上留一绺头发,其他部位剃光,女孩子则留一小辫。孩子佩戴的饰品多为獐牙和海螺壳等珠贝。据说配上獐牙,毒蛇和毒虫都不敢近身,对孩子起到保护作用。到十三岁(虚岁)时,举行“成年礼”和“穿裙礼”后,才开始穿上成人服装。

  男女服饰上衣式样相同,喜着高领右衽夹衣,俗称金边衣,有的也用“银边”,质地多为灯芯绒、丝绒、毛料或锦缎,颜色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年龄来选择。除了上衣相同外,女子用黑色丝线和毛牛尾巴编织成发辫状,编入长发盘于头顶,配上珠玉饰品,下身着百褶裙,腰系彩色带子,耳戴珠玉耳环,手戴银、玉或象牙手镯。高挑耸立,环佩叮当,风姿迷人,从头到脚衬出女性独有的风韵。中老年妇女则喜好素净,上衣偏重于咖啡色、紫色和深蓝色,裙子一般用灰色或黑色。男子服饰与藏装相似,但无耳饰习俗,头戴宽边尼毡帽或狐皮帽,金边衣,系腰带,穿靴子,打绑腿,腰间喜配装钱的皮夹和匕首等,显得精干利落,英姿飒爽。

  摩梭人男女服饰突出了男女性别的特点。男式英武,潇洒大方;女式柔美,秀丽动人。一方水土一方打扮,透出一方风情和个性。

  (2)摩梭人的“吃道”“酒道”“茶道”

  摩梭人居住在海拔2600多米的地方,深受环境的影响,饮食上有高原特色,以酸、咸、辣为主,酸的透心,咸得舒服,辣得安逸。摩梭人主食大米、苞谷、小麦、,兼食大麦、青稞、洋芋、高粱等。特色食品有猪膘肉(形似琵琶,被称为琵琶肉)、灌猪脚、灌米肠、酸腌鱼、熏鱼等。

  酒是摩梭人待客和节庆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佳酿。摩梭酒有三类:一是苏理玛酒,是一种10度左右、味甜带酸味的饮料酒,摩梭人称“克日”或“日汁”,均为水酒之意。有人干脆称为“摩梭啤酒”。颜色呈褚黄或浅黄,味似啤酒,但无泡沫,是一种既解渴又助消化的饮料酒。二是逛荡酒,是一种度数在30度左右的烧酒,有人称为摩梭天锅酒。酒味极佳,口感舒适。三是甜酒,是一种妇女喜欢食用的低度酒。也是摩梭妇女做月子时必不可少的驱寒补身的一剂良药。

  茶是摩梭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保健饮料。尤其是老人,大多有茶瘾,用土罐熬茶,熬得浓绿苦涩才过瘾,加了盐的茶,喝起来解乏又解渴。喝茶煨茶的明堂还不少。有酥油茶、罐罐茶等。

  (3)摩梭人的木楞房

  摩梭民居与家庭结构是相对应的,因家庭属于母系大家庭,少则十余人,多则二三十人,人口多,居住面积就要大,所以,一般都是几幢木楞房拼成一个大四合院。人们建房时多选择依山傍水之地,一幢完整的居家用房都由正房、花楼、经堂、门楼构成。正房,摩梭人叫“日米”是大堂屋或母屋的意思。它是整个家庭饮食、议事的核心部分。正屋内的上方是锅庄和火塘,摩梭人称“冉巴拉”,象征火神和灶神。一日三餐,必祭饭食。花楼,这一名字是外地人取的,意思是女子楼,摩梭语叫“从日”即楼上楼。楼底存草及纺车等,楼上住成年女子。经堂,一般选择在位置较好,屋结构比较雅的一幢楼上,摩梭语叫“嘎拉日”主要用于宗教活动。

  摩梭人家的传统建筑多用木料,需要的木材较多,但一旦落成,可以居住几代人,而且冬暖夏凉,又有防震作用。

  (四) 摩梭人的传统节祭

  1、 春节,摩梭人称之为“库诗”,即新的一年,春节意味

  着对先祖的祭拜,对天地日月及万物的祭祀。若家中有年满十三岁的孩子,也将在春节时举行隆重的“成丁仪式”。

  2、 端午节,摩梭人称为“瓦里咪瓦尼子”,即五月初五节,又称“尝新节”。摩梭人认为五月是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都处于旺盛状态时期,所以山草树根都是药。饮此时的水,喝此时的药,能除百病,延年益寿。因此,每到五月初,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药,吃大锅药或制作药酒等。端午节那天,还要请达巴到家里念经布道,举行祭天地日月星辰的仪式。

  3、朝山节,俗称转山节。农历七月二十五,是摩梭人朝拜格姆女神的节日。摩梭人崇拜祖先,还崇拜大自然,人们相信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树木飞鸟都是有灵魂的,都由神掌管它们的意志。格姆山被摩梭人称为“塔洛森格格姆”,即永宁地方骑白狮子的格姆女神。每年的转山节,摩梭人都会自发地来到狮子山脚下,用崇拜的心情来祭祀女神,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热闹极了。

  4、牧童节,摩梭人称为“软旦”,是祭祀牧神,关照牧童的日子。每年农历十一月,整个月内,任何一天都可以举行。到牧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丰盛的早餐,先烧香祭牧神,念经祈祷。等到太阳出山,牲畜出栏时,将将准备好的猪心、灌猪脚、香肠、粑粑之类的食品,赠送给放牧的老人和孩子。这一天,所有的牧童把牲口放在山上,大家把东西都摆出来打平伙,吃肉喝茶,尽情娱乐,不亦乐乎。倒了夕阳下山时,方才赶这牛马,仍唱着那几首永久反复的牧歌回到村里。

  5、祭祖节。每年的十月,没有固定的日子,整整一个月,那天杀年猪,就在那天祭祖。在宰杀年猪之前,每家都要请达巴算日子,择一吉日作为祭祖节。砍来松柏枝、紫油树枝,搭建一个祭台,用揉制的面团做出各种动物的面偶,摆上五谷杂粮、酒、茶等祭品,达巴就开始念经,特别是那根拴猪的绳索和缝猪膘的麻线,要挂在祭台上,达巴念除秽经。人们认为不这样做将来才不会影响圈中的其它动物。达巴念完经后,把祭桌上的一些东西丢向屋顶或四方,这是给鬼吃的。祭完之后,要点三柱香,砍来一枝紫油枝,再三叉路口枝尖朝北方或西北方,这是示意祖先们朝指示的方向回去。祭祖完毕,帮助杀猪的人,达巴和本家庭的人共进晚餐。第二天,请一些友邻吃饭。而对本氏族内部的其他家庭,每家都要送去一块肉和一截米灌肠,这是认亲戚,表明同祖同源,不能忘记的意思。

  6、祭祀大地母亲节。在农历十一月三十日,摩梭人以家为单位,隆重祭祀土地,称之为“氐布”,即祭地。祭祀以每家每户分别举行,达巴轮流被邀请。在土地经中,达巴从开天辟地念起。火塘边布满了青枝绿叶、五谷杂粮,酒、茶、糖、盐、油灯、花朵等物件,还用面揉一座象征大地母亲的面偶神,等到达巴念完经后,将面偶丢在田地的中央。家中人还得在田边燃烧烟火,让田地边缘香烟弥漫,袅袅不绝。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