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阿昌族户撒人
户撒是德宏绵延群山间一个阿昌族聚居的山乡。她没有繁华的街景,没有柏油路,甚至找不到二层以上的现代建设。她有的只是纵横的群山,深邃的峡谷;葱郁的大青树和阿昌人在古朴木屋前四时燃旺的炉火。阿昌族是一个擅长手工艺的民族,在阿昌话里,户撒意为手艺荟萃之地。堪称云南一绝的户撒刀便是户撒的阿昌人打制的。
户撒刀刚柔并济,柔可绕指,削铁如泥。抽刀在手,轻轻一弹,便“嗡、嗡”之声不绝,有着非凡的气势。“狂诗佐烈酒,宝刀赠英雄”就说的是户撒人和户撒刀的故事。
户撒的山不失云贵高原的磅礴和巍峨,亦有桂林秀山的娇美与婀娜。高深幽险与玲珑典雅在这里彼此交织,相互掩衬。沿瑞(丽)盈(江)公路,过了章凤便进入户撒地界了。如果要到户撒城子的话,那就还是从芒东岔路往左拐,沿一条如黛山色掩映中的乡村公路向前6公里左右。不过你到了芒东,便可以看到阿昌人古老木屋子上那青瓦覆盖的飞檐,她好似历史推进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鳞片,每一片都会向你讲述一个户撒人古朴的故事。
户撒河没有长江波涛汹涌的气势,也没有黄河那母亲般的情怀,但她却诗情画意,婉约可人。从芒东到户撒城子,户撒河就像个和你捉迷藏的顽皮少女,一路清亮的笑声不绝于耳,却又时隐时现。时而让你瞧见她摆动的裙裾,时而又不见了她的倩影,时而却又从村边垂杨下露出她动人的笑靥。望着垂杨边嫣然的山花野草,掬一捧潺潺溪流的户撒河水,不仅让人想起王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知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不过,当地人却会告诉你,从山间绿叶上“叮咚”滴落的水珠,便是这户撒河的源头之源了。
有关“过手米线”的传说更是源远流长。据说三国时,诸葛亮率大军伐“南蛮”,行至户撒,三军便已饥肠辘辘。好不容易找到家卖米线的店铺,可小小店铺哪来那么多碗碟,饥饿难耐的大军只好把火烧肉、酸水等佐料与米线搅拌在一起,找根竹竿夹了摊在手掌里便吃。不想这样调拌出来的米线,不但味美无比。就连那些感染了“瘴气”的将士们,吃过这米线后,病也神奇地好了。就这样“过手米线”作为户撒独特的食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传说真实与否,无从考证,但那户撒古老的木屋与木屋间的青石板路上,至今确实仍清晰留着当年蜀军留下的马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