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德宏历史

德宏地区历史上习惯被称为腾(腾冲)龙(龙陵)边区十土司地。"德宏"一名,是建国后在成立自治区时才开始使用的地名。"德宏"二字是傣语的译音。傣语"德"意为下面,"宏"意为怒江(路江),"德宏"即意为怒江下游地方。1953年在酝酿协商建立民族自治区过程中,经各族人民代表的反复协商讨论,一致同意按当地的地理位置,用"德宏"二字作为自治区(后改州)的名称,故有是名。

德宏地区古代为滇越乘象国及哀牢故地。东汉设哀牢县,赐永昌郡。蜀汉、两晋沿之。唐南诏属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宋大理属永昌、腾冲二府金齿部地。元代在德宏地区设茫施路(今潞西)、镇西路(今盈江)、平缅路(今陇川)、麓川路(今瑞丽)及南甸(今梁河)军民府,隶属金齿宣慰司六路军民总管府。明代没南甸、干崖、陇川、盏达、遮放、芒市、户撒、腊撒等宣抚、安抚、副宣抚、长官司、土守备及土把总,隶属永昌府腾越州。清代属永昌府腾越、龙陵二厅,腾越厅辖南甸、干崖、陇川、盏达、勋卯、户撒、腊撒七司,龙陵厅辖芒市、遮放二司: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英勘界后,增设勐板土千总,属龙陵厅。民国初年改府、厅置道,设弹压委员,以"弹压"和监督德宏地区的土司,分设芒板(芒市、勐板)、动遮(勐卯、遮放)、陇川、干崖、盏达五个弹压区及南甸八撮县佐。

民国六年(1917年)前后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分设芒遮板(芒市、遮放、勐板)、勐腊(勐卯、腊撒)、干户(干崖、户撒)、陇川、盏达五行政区及南甸八撮县佐,隶属腾越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腾越道,隶属于云南第一殖边督办;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行政区为设治局,置潞西、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六设治局,仍属殖边督办。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殖边督办,隶属于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42年5月,德宏地区被日寇占领。1945年1 月光复后,仍为设治局,先后隶属云南第六区(保山)及第十二区(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芒市上司戴办被委为县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今自治州辖地内设潞西、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6县及碗叮镇(县级镇),属保山专区,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辖上述6县1镇。1956年,保山专区并入,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10县1 镇。1958年莲山县并入盈江县。1963年,德宏州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1969年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1971年德宏州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又再次分开。1985年改畹町镇为市(县级市)。1985年,德宏州辖5县(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1市(畹町),下有58个区(其中县辖镇5)、 335个乡(镇、办事处),其中有31个民族乡。潞西县芒市镇地处芒市坝子东侧,位于昆畹公路(原称滇缅公路)要冲,地势开阔,是州府和潞西县城所在地。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