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丽江的纳西人家
自从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丽江古城里匆匆忙忙转悠过一圈后,心头就结下了一个沉甸甸的情结。希望有一天再来这里,住进一家纳西人家的小院,好好感受丽江,也好好享受丽江。
在一个炎炎夏日里,我带着妻儿,再次来到了丽江。路过一家家装修豪华得有点雷同的宾馆,我们来到了这家隐藏在小巷深处的新华客栈,一个随意但又刻意的纳西人家小院。
小院依山而建,沿着小溪步行,不断地踏着台阶,才见到这油漆一新的院门。院门大红,俨然北京四合院的气派。不过,小院没有那威严的影壁,没有那空旷的空地,进门,拐弯,登堂入室,才看到后院。后院里,几乎每一间房子都被改造成了客房。客房里,有电视,设施和普通的宾馆差不多,只是没有专门的盥洗室。但是,就在院子的一角,主人专门设有很卫生的水冲厕所,还有燃气热水器,随时可以放出热水。更让人满意的是,院角还有主人自己使用的厨房,房客可以搭伙,也可以自己买菜做饭。问起价格,走遍天下的人们都暗暗惊叹便宜,便宜得几乎不可思议。
住下了,依窗打开电脑,才仔细打量这旅途中邂逅的小院。窗前有一丛绿树,浓密得连窗户都只能半开。院子里是卵石与水泥方砖铺地,相互镶嵌,组成了很好看的花纹。院的一边,主人搭有简易凉棚,凉棚边,还有花盆架,架上有长势很好,但明显疏于打理的花草。凉棚的柱子上,还挂有根雕一样的树根。院子中间,主人还撑开了一把偌大的太阳伞,尽管颜色鲜红,与周围的环境有点不协调,可在夏天的日子里,无疑很实用。
迎接我们的是女主人,她自我介绍是纳西族。看外表,很有沧桑感,问年龄,才刚过四十。她带我们走遍了空余的房间,还主动将房价从开始的报价下降了一些。最后,还不忘小声叮嘱:“这个价只对你们,你们可千万不要给人家说呀!”一番话,说得我们心里暖洋洋的,旅途遇到知情在理的房主,无疑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
安顿好我们,女主人就风风火火地走了。原来,这里的房客南来北往,今来明走,流动性很大。每天派人甚至亲自到车站拉客,是女主人的主要功课。前后两院,几十张床位,即使按照最低的价格,房主每年的进项就有30万元之多。纳西人家,因为旅游而找到了致富的捷径。
房间是改建的,因此格局不是那么规范。看到窗户连纱窗都没有,我们担心地问:“夜里有蚊子怎么办?”服务员角色的小姑娘干脆回答:“我们这里没有蚊子。”闻言,很疑惑,这里流水潺潺,草木茂密,滋生蚊虫的外在条件都具备,难道会没有蚊子?
夜里,一切都安静下来。阵阵凉意袭来,不由身上打起寒噤。躺在松软的床上,没有空调,盖着棉被居然很舒坦。一夜过去,还真没感觉到蚊子。难怪,夜里气温太低,即使有蚊子也不敢出来活动。盖着被子,蚊子进来也难得找到下嘴的地方。
早晨,在声声鸟叫中醒来。走出房间,看到院子很干净,几乎没有杂物。每天一大早,女主人就起床了,吆喝两个小姑娘,烧水做饭,洒扫庭院。游客们有的要出门到景点,有的要匆匆赶到车站,似乎都很忙。这里提供三餐,而且价格比门外的餐馆要低廉很多。住到了纳西人家,一般人们都连吃带住,一块就近解决。女主人很满意客人这样的安排,无论什么时候吩咐,厨房里一阵忙乱,很快,荤素搭配的菜肴就端到院子里的太阳伞下。于是,就在这锅盆碗盏的交响曲中,院子就这么喧闹起来。
住过几天,看到院子里忙里忙外的都是女人,唯一的男人猫在前院里,要么看书,要么看电视,百事不闻不问,一幅大权旁落,游手好闲的样子。一打听,原来纳西族内有明确的分工,女人干活,男人读书。所以,人们看到的,大都是女人跑前跑后,给人的印象是很能干;男人则种花画画,稍有年纪,就戴一幅铜边眼镜,一幅很深沉,很有学问的派头。丽江有谚语:“一个纳西婆,能顶十头骡。”经过这样的角色分工,纳西的经济与文化,还真的达到了同步发展,有独一无二的东巴文字和纳西古乐为证。从很早时候起,纳西族就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做到了两手抓,而且两手都很硬。
走进任何一家小院,发现都大同小异。一律整洁,一律小巧,一律男的看书,女的干活。闲暇的时候,与女主人聊天,女主人对这种角色分配很满意。她对自己的男人很崇敬,觉得男子汉大丈夫,不必要管油盐柴米,这些事有女人干就行了。男人,就应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她对汉族的女人动不动就和男人攀比感到很困惑,男的如果也管钱管物,那还叫男人么?所以,有人归纳,说难怪纳西族的男人不干活还挺有威信,大概就是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的神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本来就应该一个世俗,一个高雅。纳西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
与宾馆比,这小院少了奢华,多了亲密。女主人介绍,北边房间的一位作家,在这里住了一个月了,每天晚上才出门一会,白天都坐在房间里敲自己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外院的一对新婚夫妇,也在这里住了半个多月,都说这小院有味道。很多文人,都看中了纳西小院的文化含量,在淡季的时候,街上走着一些举手投足都显得很有文化的外地人,甭打听,这大都是前来采风的作家。他们住在民居客栈里,感受着民俗,书写着民俗,纳西族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外界所熟悉,所吸收,逐步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