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春的地方思茅茶城
山中的路走多了,有一天突然萌发一种冲动:不知何时能否到城市去走一趟,体验一下都市步行族的感受?于是机会来了,11月10日,因工作要到省都昆明开会,会期为11号上午半天,于是稍事打理,轻装上阵,于10日如期乘机赴会。会议开得很简短,会议结束后,看时间还早,马上去订购了明晚10点钟回程的机票,顺便撒了个小谎,谢绝了会议友好单位12号安排好的休闲娱乐活动,独自计划着明日的出行。
12日晨起,空中的太阳不再出现,整个城市灰色蒙胧,走出街头,看看自己的行头,也禁不住哑然失笑:身着一套笔挺的西服,脚踏一双铮亮的载君舟,双肩不伦不类地挎了一个六、七十年代时期流行全国的草绿色背包,看似进城务工的农友,或是沿街串巷的小贩,疑惑是让人讨厌的推销者?好在都市的人流根本就没人在乎你,只有自己心里明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却依然是故乡的心!
站在人潮人海的十字路口,竟然不知哪儿是头,哪儿是尾,由何始?从何终?那就从火车站开始走吧,
昆明,是云南省的都城,亦有春城的美誉,春秋冬夏,季节不显,只看那穿流不息人们的服饰即可证明这一点,其实,春城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工作需要,每年开会、办事至少要来几次,但似乎又不太熟悉,因为尽管是常常来,但从来没有静心地去享受过她的韵味,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忙完而去!沿火车站向北走即进入春城主街北京路,北京路、正义路、青年路、金碧路、东风东路、东风西路等是昆明的几条主街道,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发展,特别是城市二环路的建设完善,新涌了不少街道、开发区,环城南路、西路、东路、北路也显得热闹非凡,独步走在这繁华的城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高楼林立的街道旁,汽车啦叭长鸣不息,小贩吆喝彼此起伏,大车、小车、自行车,奔流不住;站在这城市路口的天桥上,眼看着这四面八方蠕动的车水人流,在这喧噪的环境中,心中竟也会涌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人们各走各的路,各忙各的活,没人理会你,只有在进商场、下餐馆时似乎才会得到那真假难分的诱你一笑。
从小就知道云南有了十八怪,这次走大街、过小巷,我感到又有了两怪,第一怪:坐车没有走路快;城市睹车,该是我心中的一大亮点,也许男人们天生就喜欢车,当然我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街道上名车、私车明显增多了,除了我所知的奔驰、宝马等世界名车外,还有许多我至今叫不上名的各类名车满街都是,那些老板、酷男婧女们的坐骑让我看得目不接暇,我这进好象突然才发现,我的内心有时却是那么的龌龊,那么的贪得无厌,对那满街跑的名车竟也会见一辆爱一辆,我不敢再看下去了,也曾尝试着把双眼闭上,可总也忍不住还是要悄悄放眼这美丽的世界!然而,徙增的车辆、爆涨的车流量与滞后的城市道路建设,而使那些美丽的甲壳虫虽有使不完的劲,却也只能象蜗牛一样的慢慢爬行,恰似那山中道上挂铃的归牛,走走停停、昂首闲步,竟没有我走路来的自在;第二怪:西餐厅中没老外,中国人吃西餐在前几年可是很稀罕的事,那时的西餐馆也不多,偶有一见,也只有几个奇特老外。可如今不同了,德国汉堡店、法国牛排馆、美国炸鸡厅等像雨后春笋般的簇簇相拥,走近一看,却是少有西方人,就餐的却多是假洋鬼子,倒是在街头巷尾的滇味小吃摊上,见了不少西方欧洲人在慢慢品、细细尝!难道小时父母常说小孩子隔锅香的毛病不仅只是孩儿们的专利了?或许是中西方的饮食文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而相辅共溶、中西合壁了!一路上,“老板,你吃点啥?”的招呼声唤得我浑身不自在,还真是小马吃不了大料,算了,沿街头买一个烤得焦黄的玉米棒,边走边啃,全当是都市里午餐。
省城真是太大了,比我所到过的任何一个寨子都要大出许多,朝从晨雾出,暮至晚霞归,我始终不停的走,却也只走了春城的一小部份,北面、西面还尚未涉足,看看暮色将临,赶快走近初灯的夜市,寻一方不干不净的小桌,吆喝上一碗滇味十足的过桥米线,点上两碟色香味俱全的卤品小吃,在炊烟雾中、在蜂窝灶旁,看都市霓虹闪烁登场,观万家灯火百楼点星,独自享受着一份都市小巷的喧哗。
晚八点,街道已似条条霓龙,在五光十色中蠕动,吃饱喝足的我沿春城路向城郊的巫家坝昆明机场而去。当飞机离地的那一刻,心里竟没有一丝丝的留念,虽然人在空中,而自己反倒才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正是月亮当空时,在银色的月光下,附瞰渐渐远离而去的都市,我清楚的明白,那是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我眼中的昆明或如我心中的都市,在空姐的笑颜中慢慢地消失在浩翰的苍空里。
当我踏上了故乡的土地时,夜色已深,瞅瞅自己,怎么也找不到一丝都市残存的气息,哇!天生一个货真价实的乡巴佬!
其实,我很想让更多的人们知道,真正称得上四季如春的地方,那才是我可爱的家乡-----思茅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