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文山六郎洞游后感

    自踏上茶马古道那一刻起,我的思维就开始错位,莫名其妙地升腾起一种苍凉沉重的感觉,我不管如何深切地体验和想象,也想象不出来,这条地处滇南深处穿梭于冲头大山和六郎大山之间穿梭于浓浓的树荫、乱石和随风飘摇的狗尾巴草之间,犹如长蛇般的弯曲长达5公里的小径,便是秦代的“高速公路”五尺道了。

  在这让人目眩的高原峡谷中,这里的芳草连天和满山遍野的橄榄果弄得我们兴奋不已。拨开荒草树丛,踏着秦的五尺道,一块块磨得乌黑发亮,有着纵横交错龟裂的石板,便一点点从我们眼前移过。

  我们踏访的茶马古道,是丘北段最奇险和至今保留最完整的一段,地处珠江水系上游的云南省文山州与红河州交界的323国道线和南盘江旁,藏于冲头大山与六郎大山之间的峡谷中。清光绪三年(1877年),丘北知县付炳墀留诗吟:“棒檄南来怕问津,邮程金马荞荆榛。江流地底穿山腹,路入天中避日轮。窟暗青林时卧虎,村荒白昼不逢人。微臣未有涓埃报,那合衡茅寄此身”。这是此段古道之崎岖艰险的真实写照。

  “五尺曲径通幽州,半边古寺立岩头”。在峡谷山头艰险处,至今仍保留一古驿站———半边寺,半边寺又称云居茶庵,曾有住寺僧众,香火旺盛。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该寺依山洞形势而造,寺宇为一般木架穿斗式,半嵌于岩壁中,有飞阁流丹之势。寺内依岩石的凸凹,正堂有一尊观音像,两旁依壁塑有大小的人物形象和一个喷水龙头,拨开齐肩高的荒草和灌木,在山洞下我们找到了几处用厚厚的大山石头垒成的墙角、引马石、石缸、碓窝、地灶和古碑,可见这些建筑当年的坚固和它所经历的久远的年代。由于半边寺地处清幽灵奇之地,烟雾燎绕,古奇静雅,故有古诗云:“半壁灵岩半边住,半边风景半边雾,杨柳岸上柳如烟,红石岩头花滴露。”

  半边寺曾是茶马古道滇桂道上最为热闹繁忙的驿站,是过往马帮歇息、补偿给养的必经之地,同时又是躲避蛮烟瘴雨、毒虫兵匪的好场所。

  峡谷山头是半边寺,峡谷中到处是古战场,山脚却建有闻名全球的中国第一座地下水发电站———六郎洞电站。它因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宋朝将领杨六郎在这里宿营而得名。

  当我亲眼目睹六郎洞时,不得不佩服杨六郎确实是统领三军的帅才。这里不仅是几十座大山的收汇点,远看像一条巨龙高昂的头,同时,又是清水江和南盘江的分水岭。洞头起是刀削斧劈般耸立的绝壁,直上直下,无途可觅。绝壁以青灰溶崖为基调,表面上长满了仙人掌,其夹缝处随意点缀几簇山茅灌木,顶端灌木茂密。只有当地特有的大青猴才能攀爬,洞下是云南省最大的暗河———六郎河,它咆哮着向外倾泻,响声如雷,如万马奔腾,令人胆颤心寒。真是一军驻守洞口,纵有千军万马也难攻破。

  进入六郎洞门,眼前豁然开朗,洞庭宏大,洞外虽然是炎炎烈日,但洞内寒气逼人,洞内分左、右两大洞体,左洞是琳琅满目的钟乳石,洞最前沿有两头大石象堵着,传说是杨六郎捉来守门的野象变的,越过石象是四个大厅,其中最大的一个大厅可容纳千人,传说是杨六郎的练兵场,其他两个厅是将士就寝之地,靠右稍小的一个厅是关战马用的,饮马用的天然石盆和马脚印现在还可以辨认。四个大厅顶部最显眼处有一块平滑明亮的石板,传说是杨六郎的战鼓,和战鼓平行处有一居高平台,据说是杨六郎的点将台,在一玲珑平台上有一脸盆大小清汪汪的小石盆水,上不滴水,下不渗水,1958年至1960年,国家“二五”计划在这里投资兴建了中国第一座地下水发电站。

  走出六郎洞我感慨万千,六郎洞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伟大勤劳的先辈们,在国家困难时期,用一双双肉掌“刨”出的装机容量2.5万千瓦闻名世界的地下水发电站,成为全国地下水发电之最,更是创造了人类水电史上少有的奇迹。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