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街古镇
寻找古镇没有理由,就是想找回那些越来越稀有的宁静。
常年生活在城市里,厌倦了喧嚣和繁琐,常常会想往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想往那种古镇才有的气息,带着乡土味道的,淳朴、宁静、悠闲、庸懒的气息……
猴年春节刚过,我们闻到了一股“暗香”。这就是我们心仪已久的乡土的气息。循着这诱人的味道,我们自驾车奔往昆明市安宁八街古镇。
当汽车驶出喧嚣的城市,田野中吹来一阵清新的风,从拥挤的城市中携带出的烦恼和焦虑渐渐淡开。
去八街的路仅60多公里,而我们却要穿越1000年的历史。沿途残存的人文古迹,像是有意让我们体验历史的风尘——
爬上云龙山, 我们静静地站在慈云寺前,听着这座古刹讲述它300多年来所经历的故事。一阵春风而过,带来一串纯净的风铃声,把我们被城市生活涂鸦了的心情擦亮了;
路过葱蒙卧山东麓,我们到王仁求墓前,细细品嚼着这块云南唯一的唐朝石龟碑对这位唐代河东刺史功臣的评说。原来再辉煌的人生后面,依然是难以逃脱的千年孤寂。
历史再往前,就是八街。
这就是元代滇中三泊县境内热闹非常的古镇吗?
那些熙熙攘攘做卖山货买百货的人流,那些来来往往滇南滇中搞运输的马帮,那些围观在古戏台前的看客,而今天都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是那些飘荡在小吃摊前八街独特的黄焖狗肉的香气依然,只是烙有明清印迹的古建筑隐藏在一幢幢新建的楼房后面,只是古镇悠悠的青石板小路已变成了水泥大道。
历经了10多个世纪的喧嚣,古镇早已宁静下来了。那些充斥着商贾气的街道已改变了味道。属于古镇的,只留下文庙和青云楼了。
八街文庙不大,却让我们大吃了一惊!在公元17世纪,在边远的安宁八街小镇,竟也为祭祀孔老夫子和推广儒家教化,修筑了这样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
我们突然明白,为什么孔丘和他的儒学 2000多年来始终血脉相承地“活着”,就是因为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个像八街文庙一样的儒家殿堂在悄悄地延续着它的“生命”。
即便是在乾隆年间与中原文化交流不多的八街,文庙也保持着曲阜孔庙统一的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的风格。大成殿在文庙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上,也许是为了表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教义”。大成殿的门头上高悬着“斯文在兹”的大扁,孔老夫子端坐在大殿中央,威严和凝重的目光,让人立刻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到是大殿两耳供奉的孔子72位弟子的塑像还使这座“神殿”有了些许人间的个性。
文庙的庭院内是一棵硕大的桂花树,一问才知这棵足以称“王”的桂花,已有300多岁。据说每到八月,这棵桂花香飘几十里。
还好有桂花的袭香,文庙有了生机和浪漫。
走出文庙,青云楼还在夕阳中静静地等着我们,但我们没敢再上去了。这座楼阁,只为那些立志“平步青云”而“头悬梁,锥刺骨”的夫子们建盖的,实在与我们无缘。
有人建议我们不如去看看八街现今的学府,我们去了。那座藏在八街深处的安宁二中,倒真让我们大吃了一惊,这座完全欧陆建筑风格的现代化校区,就是在昆明也找不出两座。
人类毕竟在进步,那个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标本”,只代表八街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