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山位于牟定县城东南35公里的安乐乡境内,山脉自西南向东北走势,方圆面积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504.4米。中峰山耸立于绝峰顶(牟定与禄丰界山)、白马山、大弯山三山之中,山势雄伟,绝峰耸峙,登其巅者,有一览众山小之概,更有鸡鸣三县之耳闻。昼间东眺,元谋人遗址、元谋坝子,山峦迭障,群山逶迤,岚云飘渺。夜观元谋老东山,昆明、武定至元谋柏油公路上的灯光如一串串蜿蜒叠拆的夜明珠在抖动,闪闪发光,夜间远眺,昆明的灯火映红了半边天;极目南望,跨越龙川河的成昆铁路,似一条随风摆舞的黑色丝带,忽左忽右,曲曲弯弯,奔驰的列车呼啸着时隐时现;西瞰牟定坝子,大小水库、星罗棋布、波光粼粼,山青地绿,烟舍缭绕又像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山水画,尽收眼底;西北与白马山遥遥相望,似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姊妹携手微笑着将猫街古镇搂在怀中,共托起宝藏众多的大弯山。南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古镇紧密相连,山水相依。
中峰山号称牟定“ 邑东第一名胜”。这里土地肥沃,自然植被较好,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油杉、栎树等组成的混交林。从远处观望,中峰山好像一位静坐闭目养性的“ 天神”,峰顶上空,万卷白云悠悠蠕动,似一幅古典的“ 仙人画”,中峰山颠又叫飞来峰,山之东面有一古刹,名曰宏道庵,又名中峰寺,据史料计载,宏道庵始建于宋代,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建,清咸丰、同治年间“ 瓦破颓垣”,光绪二十年(1894年)江南名僧输道禅师率徒众苦心经营四十年重建而成,现存建筑由正殿、前楼、厢房、照壁、山门等组成,硬山顶,屋面、青瓦上饰有花草、古人潜心苦读图案,门窗屋面雕龙画栋,用料硕大,各种动物、雕花形态逼真,活灵活现,佛像已毁,一片静土,乃修身养性之理想场所。层进式梯形土木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是境内现存唯一古刹,规模依然,仍有香火。传说此地原无此山,因女娲炼石补天,没有搭角,便从很远的地方搬来这座大山作为搭角,把天补好后,又选择山中这一平地建盖了这座古寺,寺中有位住持和尚,常自夸“ 前无不知,后无不晓。”当时就有好事者故意难为他,问:“ 天自何时补好?峰从何处飞来?”住持和尚瞑思苦想了几个日夜,竟无从回答。这时,寺中一伙夫和尚看到师父难为情的样子,便答道:“ 天自补时补好,峰从飞来处飞来。”师父看到小和尚如此机灵应变,替自己解了围,就夸他聪明,再后来小和尚便成为了寺中的衣钵传人。此问答也因此成了寺中的左右楹联而流传了下来。1936年4月15日,时任盐丰(今禄丰)县长李夔龙、黑井盐厂厂长刘国树等官吏,听到长征红军快要进入黑井时,裹胁一部分常备队、厂警队,弃城逃到中峰寺中躲藏。寺旁有一座衣钵塔,砖石质结构,以日月石雕为冠,下有须弥座,造型别致庄严,雕有花草,拭去灰尘,近看之,“ 上轮下道大和尚之寿塔”的墓志清晰可见。游人到此古刹,常借足祈祷,好像要把身边的困苦和心头的烦恼化作屡屡上升的青烟,换来吉祥、幸福的回报。
登上中峰山顶,极目西南,禄丰与牟定交界的山巅,海拔2400余米处,一神奇的天然湖泊跃入眼前,湖面3000多平方米,因湖中长有蒲,故名蒲塘。这山顶天然小湖,旱季湖水不竭,雨季不涨,清澈见底。四周常年青枝绿叶,茶花、杜鹃、树木、柳条,在微风的抚弄下,倒映湖水中,好一派迷人风光,像一个个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纯情少女,娇艳不羞地等待着人们前往欣赏、开发,称为高山碧湖。中峰山东北面是大弯山,海拔2520米,是牟定的一座宝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铜、铁、钛、铂、钯、钒、硅等矿储量巨大。1958年大炼钢铁铜时,万人齐上阵,采矿炼铁、炼铜,使得眼前山上低矮、稀疏的树木,在风雨和烈日的摧残下,显得有种悲凉不堪、忏悔无比的迹象,山下新田、水箐、大平地等地一排排当年炼铜、炼铁的用粘土夯实筑成的土高炉,或圆或方,成为大跃进时期的实物见证,留给今人深思的那场运动,好像要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大跃进那场惨痛的教训。
中峰山脚是直苴村,是一个拥有2000余人,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自然村落。如今一辈辈勤劳勇敢的直苴人已走出大山,活跃在省内外,其特色种植、养殖青豌豆、早蚕豆、黑山羊等农副产品已畅销州内各地,深受人们所喜爱。直苴村东面500米处,一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文风阁跃入眼前,阁楼面向村子,三层土木建筑,面积百平方余米,六角攒尖顶,飞翘的六角上系有风铃,微风吹来,铃声阵阵,仿佛是给左脚歌舞带来特有的伴奏,又像是鼓励村民勇往直前、追求幸福的呐喊。文风阁前,一占地20平方米的土楼,楼外墙体上残留着建国初期“ 反对美帝武装日本……,抗美援朝……”等的模糊宣传标语,碉楼每层楼房的东、西、南、北四角都残留着枪弹熏黑的痕迹,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在抗美援朝那段艰苦里,直苴人民虽居住在贫穷、落后的大山,仍能舍小家顾大家,纷纷捐物献粮支援前线的事迹,对今天直苴的子孙后代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影响。
中峰山一座充满文化色彩的大山、一座文化的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寻足先人的遗迹,在这里,我们可以见证红军长征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还可以领略大山的无限风光,可以寻找到经济的命脉。这样的山是值得人们前往、讴歌的。鸟儿的欢叫、丛林的做伴,无论岁月的更替、历史的沧桑,都不会改变大山的古朴和美丽,反而会使它更具有古韵、神韵和灵气,愿这样的美景与直苴人民同在,为他们带来吉祥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