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时间: 上午8:00 - 下午6:00
  • 中国·云南·昆明
  • 微信咨询
    • image
image

越州潦浒:“猫猫石的缸” 风骚数百年

    “猫猫石,拣块石头熬熬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周边十里八乡的孩子都能念叨这句顺口溜。那时候,猫猫石是个稀罕之地,只要大人们一说去“猫猫石”赶集,孩子们的嘴角便会流下一丝馋涎:又有“丝窝糖”吃了!“丝窝糖”之所以在“猫猫石”销售,是因为那里出产延续了数百年工艺的“猫猫石的缸”,有繁盛的集市。

猫猫石的传说
源于水浪拍石声?

 
    潦浒在古代就有“小云南”之称,因为土陶,从明朝至今都是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地就开始用瓷土制作土陶器,随后逐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陶瓷集镇,“猫猫石的缸”成了潦浒陶瓷器响当当的代名词。
    
    一个因陶瓷而繁荣的集镇,为何有“猫猫石”这样一个怪异的名字呢?熟悉当地掌故的张大爷告诉我们,古时在广济桥(也叫潦浒石桥)下游几十米的“老虎石沟”附近的河道内,有一块巨石当河而立,巨石中空,每当水浪吞吐其间,便发出类似“喵……喵”的叫声,水流越急,其声越大,“无论河水有多大,猫猫石都不会被完全淹没。”后因该石妨碍航运行船,约在清道光七年(1827)治理南盘江时被炸毁。

猫猫石的缸
延续数百年风韵

    
    不看缸(陶缸),等于没到过猫猫石。
    
    猫猫石的制缸匠人们很执著,执著到有人认为他们木讷。该地的制陶工艺从明朝永乐年间传到现在,历经数百年传承,始终没有改变祖先制作陶器的形制:大肚、小口、小脚,依然是数百年前当地古陶的风韵。
    
    在潦浒村五组村民魏贵明的家里,三间砖瓦房堆满大大小小的陶坯。在众多形制古朴的陶坯之间,还有一些艺术气息非常强烈的陶坯。这些包含火苗、 残缺、雕刻等元素的新鲜作品,是曲靖师范学院美术系学生的实习作品。
    
    42岁的魏贵明,中学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学做陶缸,到现在,已经独立制作了25年的陶缸。魏贵明每天能做近40件陶器粗坯,村里如他一般从事陶器制作的人不下百人,产品供不应求。
    
    从选泥、踩泥、揉泥到镇口、晾晒,直至最终入窑,这里的陶器制作需要近三十道工艺。脚踢盘飞快地旋转,之前分别制作的缸底和筒子坯子沾浆拼合后,很快露出缸的样子,在缸将从脚踢盘上取下的时候,魏贵明的妻子会取一个浑圆的铁圈轻置于缸口处,“这叫‘镇口’,新做的缸坯要是没有‘镇口’这道程序,缸口很快就会塌陷或者变形。”魏贵明介绍。

龙窑
焙烧数百年历史

    
    一旦龙窑的龙头冒出青烟,成垛的木柴便会一根根被塞进窑眼。然后,龙窑变魔术一般抖落一肚子柴灰,把土坯变成陶缸。
    
    龙窑,形如龙卧斜坡。在猫猫石,仅存六七条。站在村口的高处,不大的村里满眼尽是“龙”。明朝留下的龙窑早已化成泥土,但是,直到现在,村里打窑的技艺仍然延续着过去的传统。
    
    龙窑必依坡势而建,龙头在坡上。点火时,龙尾先燃。这样便能够让热量一眼一眼往上蔓延。“坡有多长,窑便可建多长”。在村里,一个龙窑有十几或几十个窑门,最多的达91眼。“在那条窑里烧缸,龙头处的人还在装窑,龙尾处的人已经在把一件件釉色深黑的成品缸往外搬了。”说起村里最长的龙窑,魏贵明有些激动。据他介绍,91眼龙窑中的前24眼是“官窑”,由村里统一管理,各家轮流使用,其余的是私窑,固定由主人使用和管理。如今,那条形制巨大的龙窑被新建的瓷厂掩埋了大半,只有不到10眼还在继续着其古老的使命。
    
    蜷身进入窑洞,脚下是松松的柴炭灰,头顶上对称的窑眼透进的光束,依坡势渐次打在成堆的陶缸上,连成了一条由光束组成的白练。脚步激起的灰尘在光束内肆意起舞。陶缸的釉色一律暗红,幽幽而颇有古意。光着膀子出窑的主人们手里的陶缸不小心轻轻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内,我们依稀看到了数百年前潦浒制陶匠人们劳作的情景。
    
    窑外是爽朗的笑声和偶尔传来的摔缸声。在这里,如果缸的成色不好,主人不会让它们流到集市上去,而是直接打碎处理。或许,正是在那一下一下的破碎声中,“猫猫石的缸”才会在一地的碎片中屹立百年。  

客户靓照反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